5月2日,历时十天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圆满收官。这场全球汽车界的年度盛典,既是主流车企发布战略车型的重要平台,更是洞见智能出行技术发展的关键窗口。首次参展的Nullmax纽劢科技以人工智能创新者的身份强势突围,凭借全栈自研的量产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展会期间持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参会者与新闻机构的热切关注,成为本届最具话题性的技术展示案例。
Nullmax以“普适价值”为核心理念,向行业与公众展示了其对“安全”与“体验”双重边界的深度探索。在这个辅助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但又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的时代,Nullmax的出现,希望能为辅助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可复制的价值样本,也让人们看到辅助驾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全栈量产方案首秀,诠释“安全即体验”内核
在本次车展上,Nullmax集中展示了四款量产级MaxDrive方案,涵盖从SAE L2主动安全功能到采用端到端技术架构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可全面满足不同车型及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Nullmax的MaxDrive方案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辅助驾驶方案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独有的平台化技术架构。这种架构实现了对国内外主流芯片平台及不同类型和数量传感器的灵活适配,助力OEMs快速完成差异化车型的量产落地。
无论是高端豪华车型,还是中低端经济型车型,Nullmax都能为其提供合适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让辅助驾驶技术惠及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在辅助驾驶领域,“安全”与“体验”一直是两个核心关键词。
在Nullmax创始人兼CEO、CTO徐雷博士看来,安全是辅助驾驶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体验都无从谈起。而体验则是辅助驾驶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才能让辅助驾驶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因此,Nullmax将“安全即体验”作为其产品研发的核心理念,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提升硬件性能以及加强系统测试,确保每一款MaxDrive方案都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极致的驾驶体验。
量产经验输出,推动行业协同进化
Nullmax此次参展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分享其“从技术到量产”的闭环方法论。
过去几年里,Nullmax深耕辅助驾驶前装量产领域,与境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等建立了面向量产的深度合作,获得了国内多家汽车厂商的定点量产项目,其中包括上汽、奇瑞、江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这些丰富的量产经验,让Nullmax在辅助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知识。
与一些专注于技术研发,但在量产落地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的企业不同,Nullmax从创立之初就选择了“渐进式”自动驾驶发展路径。这种路径强调在技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通过逐步实现从L2到L4的自动驾驶功能,不断积累技术和数据,同时实现商业收入,为长期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在实践中,Nullmax发现,前装量产不仅是技术落地的重要方式,更是推动技术持续迭代的关键。通过将辅助驾驶系统安装到大量的普通新车上,Nullmax能够收集到海量的真实驾驶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驾驶环境和不同的驾驶习惯,为算法的优化和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为了实现量产目标,Nullmax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平台化技术体系。这套体系涵盖了感知、规控等所有上层应用和中间件,提供从车端到云端所需的软件算法,以解决自动驾驶开发、部署和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收官不落幕:Nullmax的长期主义宣言
Nullmax的量产经验和技术实力,不仅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个辅助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与其他企业分享其在量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Nullmax推动了行业的协同进化,促进了辅助驾驶技术的更快普及和应用。
2025年上海车展虽然结束,但Nullmax对辅助驾驶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不会停止。
徐雷博士表示,在未来,Nullmax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在AI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其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场景无人驾驶应用,加速移动出行智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不断优化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相信在未来,Nullmax将继续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创新精神,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移动出行的智变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