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级别SUV新标杆,零跑C10如何做到"物超所值"?

车友观察

1976阅读

03-17

在长达十年的驾驶生涯里,汽车对我而言,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更像是一位形影不离、心意相通的挚友。它陪着我穿越清晨的薄雾,迎接那第一缕阳光;它陪着我在夜幕降临时,穿梭于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无论是工作日的忙碌奔波,还是周末与家人的温馨出游,汽车都承载着我的生活点滴,见证着我的喜怒哀乐。

在过往的认知里,汽车市场仿佛是一个等级分明的 “江湖”,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若想在 2025 年以区区 10 万块的预算,挑选一台能让全家人都满意的新能源 SUV,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宛如天方夜谭般遥不可及。

直到那个看似平常的周末,命运的奇妙安排让我在商场停车场与零跑 C10 不期而遇。当时,车主不经意间的一句 “落地不到 11 万”,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我对汽车性价比的固有认知,激起层层波澜。这简短的一句话,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零跑 C10 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从那一刻起,我便开始关注零跑 C10 的点点滴滴,随着了解的深入,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愈发吸引着我。终于,这台苔原灰色的零跑 C10 成为了我们家庭的一员,至今已相伴三个多月。在这三个月里,它如同一个可靠的 “移动城堡”,为我们遮风挡雨,陪伴我们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就以一个真实车主的身份,从实际用车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全面剖析零跑 C10,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购买。

初次拉开车门,踏入零跑 C10 的车内空间,我着实被惊艳到了。尽管从账面数据来看,其 4739mm 的车长与 2825mm 的轴距,在同级车型中并非鹤立鸡群,但实际的空间利用率却令人拍案叫绝。就拿上周全家去郊区露营的经历来说,后备箱的表现堪称卓越。两辆婴儿车、一个折叠帐篷以及三箱矿泉水,都被轻松收纳其中,有条不紊。我妻子甚至还能见缝插针,将她的瑜伽垫也塞了进去。以往出行,只要携带的物品稍多,后备箱便会变得杂乱无章,而如今零跑 C10 宽敞且规整的空间,让我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在同价位车型中,如此出色的储物能力实属罕见。

座椅的灵活组合模式,更是零跑 C10 的一大亮点。周末加班,忙碌得晕头转向,午休时,只需将主驾座椅放倒至 180°,再配合副驾向前移动,瞬间,车内便巧妙地变出一张舒适的 1.8 米单人床。像我身高 1.8 米,躺上去毫无局促之感,美美地打个盹后,下午工作又能元气满满。还有一次,朋友找我借车搬家,起初我还担心车辆难以装下大件家具,然而当把二排座椅全平放倒后,一张 1.5 米的床垫竟能稳稳塞进去。朋友一路上笑得合不拢嘴,直调侃这零跑 C10 简直就是 “移动的货拉拉”。

对于家里有娃的我来说,后排中央扶手的弹出式餐桌设计尤为贴心。以前带孩子出门,孩子吃辅食时,汤汁总是洒得到处都是,清理座椅着实令人头疼。如今有了这个餐桌,孩子能够安稳地坐着吃饭,再也不用担心弄脏座椅,带娃出行变得轻松许多。这一个个细节,无不彰显着零跑 C10 在空间设计上的用心与实用。

购买纯电车型,大家最担忧的莫过于续航虚标问题。而零跑 C10 在这方面的表现,堪称实打实的 “靠谱”。我这款 530 舒享版,标称 CLTC 续航为 530km。在春秋季节,市区日常通勤,将空调设定在 24℃,一路音乐相伴,轻轻松松就能行驶 480km 以上。即便是到了冬季,虽然低温会导致续航有所缩水,降至 410km 左右,但相较于那些宣传续航诱人,实际却 “打折” 严重的车型,零跑 C10 的表现已然相当出色。

这其中,不得不夸赞它的热泵空调。开启暖风时,每小时仅掉电 5km。以往开燃油车,一到冬天开暖风,油耗便直线上升,钱包也跟着 “瑟瑟发抖”。而现在开零跑 C10,完全没有这种顾虑,着实省心不少。其快充体验同样可圈可点,从 30% 充到 80%,只需短短 28 分钟。利用午休时间,去商场逛个超市,电量就能补上一大截,丝毫不影响日常使用。我同事入手的是增程版车型,上次一起自驾游,他那车实测综合续航超 1100km,馈电油耗也才 5.4L/100km。一路下来,加油如同给手机充电般便捷,完全没有里程焦虑,让我这纯电车主都心生羡慕。

提车当日,零跑 C10 的语音助手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半信半疑地说了句 “打开四分之一窗户”,嘿,系统仿佛能洞察我内心的想法,精准控制开窗幅度,不多不少刚刚好。更神奇的是,当我说 “我有点冷”,空调立马自动升温,这份贴心程度,恰似身边有个专属小管家。这一切都得益于车上搭载的 8295 芯片,算力强劲,使得车机运行丝滑流畅,毫无卡顿、延迟之感。OTA 升级时,便捷程度如同手机更新系统,吃着关东煮的工夫,升级便已完成,丝毫不耽误用车。

智驾系统对于新手而言,堪称福音。在市区拥堵路段跟车时,NAC 导航辅助功能的预判比我这老司机还要及时。遇到加塞车辆,不会猛地急刹,吓到车内的孩子,而是稳稳当当跟车,轻松应对复杂路况。上了高速,触发 NAP 领航后,自动过闸道时,方向盘修正得极为稳健,比我自己操作还要靠谱。不过,自动泊车功能在识别斜列车位时,表现还有提升空间。雨雪天的时候,车道保持功能会频繁提醒,稳定性欠佳,我一般就手动关掉,等天气好转再开启。

还记得带孩子去看车时,销售为展示零跑 C10 的安全性能,拿起铁锤,朝着 B 柱狠狠敲去。那一瞬间,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然而,待铁锤落下,B 柱上竟然连个凹痕都没有,原来是 2000MPa 热成型钢在背后 “撑腰”,这坚固程度,让我对零跑 C10 的安全性能有了直观的深刻认知。后来我还特意去看中保研碰撞测试视频,侧面柱碰试验中,零跑 C10 满分通过。对比之下,某日系竞品的表现就略显逊色,这也坚定了我选择零跑 C10 的决心。

在三电安全方面,零跑 C10 同样不遗余力。电池包通过 60℃暴晒 + 针刺试验,从源头上保障电池安全;热失控预警系统能提前 15 分钟提醒,给予车主充足的应对时间;暴雨天,车辆涉水 40cm 也毫无压力。虽说我们平时开车尽量避开积水路段,但真遇到紧急情况,零跑 C10 这份 “底气”,能让车主心里踏实不少。

外观设计上,零跑 C10 走的是低调沉稳路线,摒弃了那些花里胡哨、夸张的线条。1900mm 的车宽,搭配流畅的平行腰线,整体造型简约大气,恰似一位沉稳可靠的 “邻家大哥”,给人一种安心之感。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十分贴心,冬天再也不用担心被冻住而不方便开门。带娃出门时,单手抱娃,另一只手也能轻松解锁车门,这一细节设计,实用性拉满。琉璃翠车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玉石光泽,美不胜收。不过考虑到日常耐脏,我更推荐冰川蓝,既耐脏又透着股年轻活力,百看不厌。

走进车内,内饰的设计和用料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甲醛含量仅 0.01mg/m³(国标≤0.1),TVOC 只有国标 1/5,家里有小孩的,对车内空气质量格外敏感,零跑 C10 如此高标准的环保指标,着实让人放心。座椅采用有机硅面料,触感宛如婴儿的口水巾,柔软亲肤。销售现场演示用马克笔在座椅上涂画,我当时还心想这下座椅要 “遭殃” 了,结果拿湿巾一擦,痕迹瞬间消失不见。这防污易清洁的特性,对于有熊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救星。

14.6 英寸 2.5K 中控屏,显示效果清晰细腻,查看导航时,地图细节一目了然。三指轻轻一滑,导航界面就能甩到仪表盘上,操作便捷又酷炫。传统档把区域改造成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储物平台,咖啡杯有了专属位置,手机也能随时充电,再也不用为车内物品摆放杂乱而烦恼。

来到大家最为关心的价格环节,当前终端价(2025 年 3 月),在享受 2 万元国补(具体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和 1.5 万元品牌补贴(具体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后,价格直降 3.5 万,性价比直接拉满。就拿我这纯电 530 舒享版来说,原价 13.88 万,补贴后只需 10.38 万;增程 210 智享版,原价 14.58 万,补贴后 11.08 万(具体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

与同价位车型横向对比,优势立显。比亚迪元 PLUS,续航 510km,轴距 2720mm,搭载骁龙 690 芯片;埃安 Y,续航 610km,轴距 2750mm,芯片是骁龙 620A。再看零跑 C10,不仅有着 530km 的续航,2825mm 的轴距带来宽敞空间,还配备高端的骁龙 8295 芯片,以及 12 个扬声器,在空间、芯片性能、音响配置等多方面都更胜一筹。

回顾与零跑 C10 相伴的日子,它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空间上,以其出色的利用率和灵活多变的座椅组合,满足了家庭出行、日常搬运等多种需求,仿佛一个无所不能的空间魔术师;续航方面,无论是纯电的扎实表现,还是增程版的超长续航与低油耗,都让我彻底摆脱了里程焦虑的困扰,能够从容地规划每一次行程;智能配置上,语音助手的贴心、车机系统的流畅以及智驾功能的实用,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尽管个别功能还有提升空间,但瑕不掩瑜;安全性能更是让人安心,从坚固的车身结构到全方位的三电安全保障,零跑 C10 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车内成员的安全;外观与内饰设计简约大气,既注重品质又兼顾环保,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对用户的关怀;而价格与性价比方面,在享受补贴后的零跑 C10,无疑是同价位车型中的佼佼者,以实惠的价格提供了远超预期的配置与体验。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10 万级别的车型众多,但零跑 C10 却能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它或许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在这个价位段,它所展现出的诚意与实力,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