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为什么卖得那么好?

图说汽车

2408阅读

04-25

不少人应该都有过这个疑问,网上都说差,但是销量却那么好,国内市场一年贡献超60万辆,全球卖出超181万辆。

这表明,特斯拉不仅仅是国内畅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不再仅限于新能源领域,就算是加上燃油车在内,它的表现也不差。

在最新的3月销量数据中,可以看到Model Y一款上市多年的产品,不仅能够保持畅销,还能够因为几千不到万元的优惠,屡屡缔造记录,月销近4.8万,稳坐SUV销量总榜冠军宝座。

这就是特斯拉,一个网上都说差,但是销量从来都是那么好的品牌。

不是没有人分析过它为什么卖的这么好,相信每一个车企品牌的掌舵人,睡觉想得都是特斯拉,做梦都想复刻它的成功。就连小米,新车发布会当场,提及频率最高的词除了小米SU7本身,就是特斯拉。

但很遗憾,人人都想超越特斯拉,但至今没有人能够成功取代特斯拉。或许有的产品因为大幅优惠或者其它,短时间赶超了一下,但从长远角度和市场认可度来看,特斯拉还是特斯拉。

坊间总结下来,特斯拉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品牌、保值率、设计、口碑以及FSD等等,但其实小编认为,特斯拉的成功,就好像日系车能够全球畅销一样,普遍适应性比较好,才是它立足的根本。品牌调性不低,有高端车维持性能和豪华标签,是从百万级别走下神坛的车型,从20岁到40岁,从家用出行到上下班通勤,开它都不违和,适用范围更广泛。

当然最关键的是,它是不确定的新能源市场中,稳定可靠性排名最为靠前的产品,说它是新能源市场的“日系车”一点也不夸张,省心耐用保值率高。关键是它还比日系车性能更出色,颜值更高,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是行业领先,有日系车的特质,又没有日系车的小毛病和小短板,它不火才奇怪。

有人可能要说,特斯拉的负面风波还少吗?总是伴随各种各样的故障和缺陷。其实一来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就是价值几百万的产品也一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其次就是特斯拉极高地关注度背后,除了赋予它流量之外,也会放大它的任何毛病和缺陷,迎来全行业的关注。第三点,就是建立在特斯拉上百万的销量基础上,它的故障率还真要比想象得低得多。

不信,我们上数据。

图为车质网2024年第一季度热销轿车投诉销量比排名,数值越小,故障率越低,表现越好。(单位是万分之)。

这份数据涵盖了不同车型共计50款车型,根据每万辆产品车主首次投诉指标进行汇总总计。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大热门车型,比如极氪001还有五菱宏光MINI EV 以及海豚等等产品,而且图片中表明,第一季度轿车细分市场投诉销量比平均值是万分之97.7,并且所有车型均值是万分之73.2,低于这个值的产品,论故障率都不算高。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特斯拉Model 3位列榜单第一位,故障率是万分之5.3。从数值上来看,它已经是消费者最为满意的车型。什么概念,一万辆车中只有不到6辆车出现故障,五菱缤果或者比亚迪海鸥,已经算是行业的佼佼者,故障率低的产品,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的故障率连它们的二分之一都没有。

这份数据足以为特斯拉正名,在不确定的新能源市场中,特斯拉算是多么稳定可靠的存在。并且,稳定可靠只是它的一个亮点,它的优势远不止于此,操控性能也是它畅销的一大利器。

负责任的说,只要开过特斯拉,都会被它的操控所折服,尽管是新能源产品,但是它的驾驶感受,是要无限靠拢燃油车,甚至要更出色,因为新能源技术的加持,起步加速以及整体的性能数据,是要明显优于同级别同价位车型。它是将美系车的驾驶乐趣和日系车的稳定可靠优势结合在一起,并且都发挥到了“极致”。

近日特斯拉还带来了特斯拉Model 3的高性能版本,外观上就有明显的改动,更加激进有侵略性。不仅如此,性能参数表现也是有明显提升,0-60英里加速只需要2.9S,带主动减震系统和自适应悬挂。续航里程大概在476km上下,目前海外定价约为38.39万,如果引入国内,应该会带来新一轮的购买热潮。

目前特斯拉终端就有不少促销政策,首先就是近日引起热议的降价,全系直降1.4万,从Model 3到Model X,S3XY四款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其中Model 3再次进入到了23万开头,Model Y更是下探到了25万以内,24万多,算是历史低点。不仅如此,它还提供了0首付或者是0息政策支撑,将品牌入门门槛再度下调,潜在受众范围进一步拉大,让更多人都买得起特斯拉,也能买得到特斯拉。

这也仅仅是特斯拉为了刺激销量的一部分举措,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下一代车型的投产计划提前,更便宜的产品很有可能会在2024年年末登场,和现有产品组成更强大的产品矩阵,提升全年交付量。并且特斯拉的业务版图在不断的更新精进,完全自动驾驶、网约车功能、人形机器人和储能等等都在有序的建设推进中,马斯克为特斯拉提前进行了可持续能源和人工智技术方面的储备,押宝下一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领域,让特斯拉始终走在行业前沿5-10年。

这些对国内车市也释放了不少信号,比如20万+细分市场车型将会迎来新一轮的价格战,还没上市或者计划年底上市的产品,都要考虑到特斯拉新车的到来,提前进行布局和规划,对消费者来说,等等可能又要迎来胜利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