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稳中多极分化凸显,内卷中搏出未来机遇

驾仕派

2912阅读

01-12

2023年中国车市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但平稳之下暗流涌动,起伏之中,新的机遇蓄势待发。

在捏了十二把汗后,2023年中国车市迎来了平稳的收官。

据1月9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这是一个值得鼓掌的消息!甚至乘联会方面在发布全年销量数据后表示,2023年是中国汽车“创造奇迹”的一年。

数据总量企稳升高的表面现象之下,整个中国车市的汪洋却是波澜壮阔,多极分化凸显。

各家车企在2023年的动作,既是因也是果,回顾起来颇有几分趣味之外,还能从中分析接下来一年车企发展的一些机遇。

最值得关注的品牌内卷,可谓比亚迪汉、唐、宋、元、秦家族的冠军版、长安启源品牌系列车型、智己LS6、坦克的系列插混车型。

比亚迪可谓是凭借一己之力,生生的用冠军版车型,将绿牌车的价格拉低了一个档位。秦PLUS冠军版的9.98万一出,瞬间掀起狂浪。而且在后续其他品牌车型降价跟进后,还能再降到8.98万,令人叹服。2023年全年,比亚迪官方给出了乘用车销售301.29万辆的成绩,勇夺中国车市第一。

长安启源是另一个狠角色——别的品牌是刀子捅向对手,他是捅向自己。启源A05杀得刚上市半年的长安逸达奄奄一息。年底12月冲销量时,作为才上市几个月的新车,中高配优惠就高达5千至1.5万,还是绿牌,让逸达像极了牛夫人70岁的样子。启源A07和启源Q05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紧跟着出刀,捅得自己兄弟深蓝SL03和长安CS55PLUS娇喘连连。

长安启源的2024年,就看能不能卷得四方云起。反正比亚迪的样板打好了,长安心里也有个盼头。

智己LS6,作为智己LS7的车主,我们都只能眼含热泪说一句,“老车主没有被背刺。”

坦克的系列插混车型,完美的解决了硬派越野车油耗与越野能力如何平衡的痛点,同时优化了城市驾驶舒适性。关键是,价格和配置都很值,像坦克500 Hi4-T上市后就一车难求,让大家在2024年对坦克300 Hi4-T充满了期待。

面对自主品牌的卷,合资或者海外品牌们,也在积极的改款升级,但变化却不那么明显。比如新款特斯拉Model 3,第9代凯美瑞,大众的1.5T车型。

新款特斯拉Model 3的升级,并没有一大堆的技术解析、概念传播,甚至大家稍微感觉不同的就是大灯和换挡机构的变化。这次新款上市的热度,跟平时一次降价并没什么不同,真的有点润物细无声了。从这我们就看得出特斯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技术前瞻优势。同样的技术用许多款车,用许多年,卖到许多国家,让传统燃油车企看了直摇头。

第9代凯美瑞海外发布时,引起了国内的热议,还有传闻说将没有纯燃油车。结果国内预售一开启,2.0L自吸赫然在列。修修补补、优化升级一大堆,小步慢跑嘛,丰田的老节奏了,就不知道在当下这招还能不能行。

就像预售价,我们觉得定高了,厂家应该也知道我们觉得定高了,我们也知道厂家知道我们觉得定高了,厂家也知道我们知道厂家知道我们觉得定高了,但有什么办法?凯美瑞的格调必须要嘛,舍了2.5L的混动只上2.0L的混动来拉低售价行不行?厂家也有苦衷,经销商夹在中间最难过。

大众陆续换装1.5T的车型,例如宝来、探歌、探岳等,自己也都只有苦笑。1.4T能不能用?能,但怎奈排放法规日趋苛刻了啊。要说1.5T的提升有没有?有,可是真的不太明显。也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大众可能是造出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后的巅峰之作。

相比之下,有些车型带来了质的提升,可能引领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海鸥、星纪元 ES

海鸥在驾乘舒适性、后排空间宽敞度、整车安全配置、外放电等方面可圈可点,为家用电动车做出了很好的样板。在此呼吁以后各个自主品牌造小型车时,就要海鸥这样的,别弄得像老头乐似的。销量方面,半年内迅速突破4万辆,也证明这辆小型车的确受到了群众的喜爱。

星途星纪元 ES 更是值得记入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教科书。上市第一波最低22.58万,马上再新推19.88万元的国潮版,重点是全系标配空气悬架+CDC!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现在的短板就是悬挂质感,能将空气悬挂价格降到20万以内,星纪元 ES立了大功。以后要是自主品牌走量后,带空气悬挂的车型能降到15万左右,那妥妥的动力底盘双双升级到另一个维度去弯道超车。

还有另外一些出现在2023年,但势必引领2024年的升级趋势,比如:全新奔驰E级、全新宝马5系智界S7、蔚来ET9。

全新奔驰E级、全新宝马5系代表着主流中产的豪华车消费,不管车好不好,反正这两个车就是风向,短时间内还不可取代。所以品牌形象怎么塑造,内饰材料怎么选取,驾乘质感如何调校,都是潮头所在。

智界S7、蔚来ET9,智能驾驶辅助、智能主动悬挂,一软一硬,都是顶好的技术。价格稍微贵了那么一点,就看消费者是否买单,也能给后来者是否继续往这个方向投入做参考。

再说几个生命力顽强的车型,DS4 7月上新,DS 9 10月上新,骐达8月上新,懂的都懂,大家一乐。

展望2024年,我觉得几个关键点可以重点关注:

1,比亚迪的海外销量增长如何?2023年,比亚迪的出口量,按乘联会的数据是24.28万辆。相比奇瑞、名爵等品牌,还有些差距。比亚迪2023年在国内的销售势头已经这么猛了,海外渠道也有所布置,2024年会如何?

2,小米汽车怎么玩?产品稳定性如何?一方面是看小米能不能给汽车销售模式带来创新。另一方面,是通过小米汽车检验一下当前国内市场的零配件供应链。小米的手机、家电偶尔掉下链子还好说,汽车可不是闹着玩的。

3,Passat B9 中国版的帕萨特/迈腾,全新一汽丰田普拉多市场反应如何?这些都是经典的全球车,但当下被新能源车冲击得很猛。市场是喜新呢?还是念旧呢?

4,哪吒、爱驰、高合这些风声挺紧的品牌,2024年路在何方?假如真的躺平了,像威马一样,那么多车主的售后怎么解决?虽说电动车不怎么需要保养,但万一遇到电池这类大件需要维修,怎么办?电动车这块确实是个新课题。

5,蔚小理盈利情况。三个字:活下去。

2024年,过得好的车企将会更好,过得差的车企挂得会更快。凶猛的内卷之中,出现了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大多跟技术相关,就看哪家车企抓得牢。

中国车市,2024年也要稳住啊~

文|吴剑

图|网络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驾仕派

驾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