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手车行业报告发布 平台化模式成主流

互联网

9164阅读

2016-04-22

  【车讯网报道】  近年来,中国的二手车电市场发展迅速,从无到有,寥寥数年,近年来更是深受资本市场的爱戴。但新兴市场自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目前仍有部分消费者对于二手车电平台一知半解,甚至抱有很大的成见。近日,艾瑞发布的《2015H2中国二手车电子务行业白皮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我国二手车电toC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资本青睐ToC端业务用户二手车认知趋于平台化

  目前,二手车电主要分为ToB和ToC两端,ToC模式又分为B2C和C2C两种。报告中指出,ToC模式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已经占据整体的40%以上,其中B2C模式的市场份额达到86.2%,C2C模式的市场份额为13.8%。B端凭借其线下积累的长久优势,让BtoC模式成为C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通过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2015下半年开始,二手车用户市场中,有超过50%的用户表示愿意通过二手车电平台购买二手车,这表明二手车在C端用户市场已经积累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越来越多的C端用户愿意尝试通过多渠道方式进行二手车交易,二手车电平台也是C端用户目前进行二手车交易的重要渠道之一。

  C端用户之所会选择二手车平台购车是考虑到价格、车源以车辆可靠性三部分原因。报告显示,超过45%的用户选择二手车电平台交易是因为车辆价格便宜,这也是二手车电平台在车辆价格、车源丰富性方面相比传统二手车市场的优势。同时,平台通过标准化服务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二手车交易中质量信息不透明的痛点。

二手车市场发展迅猛预计5年后达到平衡

  据了解,目前美国的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例是4:1,这个数字在中国是0.5:1。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除了发展年限,产权信息无法完全透明化、后续金融服务受到政策制约、个人与企业税负不同等等中国国情障碍同样横亘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面前。

  不过,报告中提到,从2000年到2015年的16年间,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量从25.17万辆上升到941.71万辆,增长了约37倍,累计交易金额已达到5535.4亿的规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达到2920万辆,新车与二手车交易规模比例将接近1:1,基本持平。

  这是由于新车不断地进入市场,加之限号等政策的实施,许多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进入车辆置换周期,推动了二手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手车销售量逐年攀升,也显示了人们对于二手车辆的需求再持续增长,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政策扶持和经济环境也是看好二手车市场的重要原因。比如2015年11月正式颁布的《二手车流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的发布以及“二手车限迁”条令的解除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流转。国民购买力的增强和汽车金融服务的普及也进一步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各二手车平台定位分明优信占据ToC市场超7成

  目前,二手车市场的各大电平台定位基本分明:B2B竞拍模式,如优信拍、车易拍等;C2C虚拟寄售模式,如人人车、瓜子二手车、好车无忧等;B2C模式,如优信二手车、车101、车猫等。

  从用户反馈的数据来看,2015年下半年,强大电视和视频广告效应使部分二手车电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而在二手车用户市场有超过80%的用户知道优信二手车,平台认知度最高,这也足以体现其在二手车市场的优势高于其他平台。

  报告指出,B2C模式是目前ToC市场最主要的交易模式,其市场份额超过85%。B端车作为交易的卖方,使B2C模式在车源丰富性、交易效率、服务保障等方面相对有较大优势。另外,C2C模式也是ToC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局限性在于车源数量较少、交易效率较低、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C2C模式的快速发展。

  在众多二手车电平台中,优信二手车凭借优信集团在B端车的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覆盖了大量的零售车源,不仅为C端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车源选择,也为二手车经销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解决了买卖双方的交易痛点。

  报告显示,优信二手车在2015年下半年的成交量占B2C模式总成交量的90.5%,占ToC市场整体成交量的78.1%,可见其在ToC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另外,优信二手车总成交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月平均增速达到35.8%,展现出优信二手车强劲实力和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整体来看,中国二手车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与国外近半个世纪发展的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不管从政策、国民经济水平以及用户对市场的认知来说,二手车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且趋势乐观,极有可能在近两年迎来阶段性的爆发。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