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T9今晚上市 直男造车学不会小米SU7营销精髓

MYAUTO

3074阅读

05-21

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汽车市场特别奇怪。擅长吹牛的品牌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并且车子还能大卖特卖。而不擅长吹牛的车企一下子就寂寂无声,他们的车子似乎一下子就失去了热度。小米汽车带来的新变化,被很多车企当成了营销教材,你说作为理工男的奇瑞,能学得会吗?

MYAUTO看到的是,奇瑞似乎更想用模拟真实事故的方式去自证品质。这样的做法似乎显得传统而保守,先是星途星纪元ET高空坠落试验,化身折翼的天使,从32米高空坠落。最近他们又把旗下即将上市的奇瑞风云T9拉出来,风风火火的上演了“国内首个测碰后坠落挑战”。尽管这两个安全测试的视觉效果很好,但相比小米汽车各种各样的营销组合拳来说,还是差了一些意思。

同样,赶在上市之前,奇瑞风云T9玩了个“国内首个测碰后坠落挑战”。奇瑞一改之前32米高空坠落的方式,采用了用一辆4.5吨重的货车侧面撞击并坠入垂高8米深坑的方式进行。这明眼人一看就是老实人的笨玩法,没办法谁让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现在这么卷,但有时候笨方法也不失为好方法。为啥呢?因为这次的碰撞试验跟上次相比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了,上次仅仅面对的是高空坠落的巨大冲击力,这个力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是这次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

奇瑞风云T9会需要在短时间内承受双重压力,首先是大货车直接撞击带来的致命破坏,其次是后续跌落8米深坑在过程中车辆所受到的来自四面环绕的冲击力,这对车身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能量吸收机制以及被动安全装备的协同运作构成了极其严峻的考验。

不过是马是骡子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奇瑞风云T9面对货车的高速侧撞与高空坠落,奇瑞风云T9的车身经受住了考验,A、B、C柱均未发生结构性失效,约束系统也未发生明显变形,仍可有效保障乘员安全;安全气囊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E-call紧急呼叫功能在碰撞后立即启动,确保了救援通道的迅速畅通。当然,除了硬包过关,奇瑞风云T9的软包同样过关,测试中燃油系统与电池包的安全防护两者均未出现泄漏现象。

要我说,奇瑞真是太傻了,为啥不学学小米汽车,一看这一心扑在产品测试,设计研发、生产和测试上势必是费力不讨好,为啥,因为知道的人少!但是某些依靠营销就打开一片天空的新能源车企来看,这完全就是不懂营销!

国内某下风光无限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每天最大的热搜就是“xx亲自拉车门”,一股子形式主义的味道扑面而来,真的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奇瑞的老总完全不懂得把普通铝合金换个名字包装成钛钽合金,他们也不懂卖车的时候顺带卖几只手机支架,他们更不懂得一辆车的全生命周期可以被压缩至“15—20万公里”,而且他们的老总还不知道用给客户开车门的办法来提升产品影响力。奇瑞就是手握一堆王炸,但是不知道怎么出牌的主。

从这个角度看来,雷军造车和奇瑞造车就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层面,哪种方式更讨喜我们且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奇瑞是想用最笨的办法来自证“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所以尽管看起来小米汽车雷军和奇瑞尹同跃看起来私交不错,而且小米汽车雷军在北京车展期间还亲自去奇瑞展台打CALL和招人。但奇瑞终究没有学会小米汽车的营销方式,对于即将上市的奇瑞风云T9来说,福兮祸兮?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MYAUTO

MY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