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侧碰后坠落挑战,见证风云T9安全“真实力”!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凭借经济性、舒适性、科技性等诸多优势加成,逐渐开拓出庞大的用户市场。然光环之下终有暗面,社会上关于其安全性的讨论与质疑时常不绝于耳。“一碰就烧,一撞就废”“不能防患于未‘燃’,怎么谈安全?”这些顾虑犹如阴云笼罩在每位消费者头顶。可这种情况是绝对的吗?

5月17日,奇瑞风云携手Top safety开启“国内首个侧碰后坠落挑战”,以一场史无前例的测试,直面公众的担忧。在这次的聚光灯下,奇瑞“新豪华中大型电混SUV”——风云T9以实力破冰,不止向新能源安全极限“亮剑”,更以坚如磐石的安全防护定义新豪华。

复现真实事故 极限叠加直探安全边界

敢于直面安全极限,才是真豪华。本次挑战为了打破尖锐的公众质疑,复现了现实中一场触目惊心的真实事故:当一辆4.5吨重的货车完成侧面撞击之后,目标车辆随即坠入垂高8米的深坑,这一连环叠加的极端条件无疑将车辆安全环境推向了极限。因此,这场挑战不仅是对车辆物理防护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其在复杂事故中能否守护乘客生命安全的一次深度质询。

挑战中,车辆需在短时间内承受撞击带来的直接破坏与跌落后复杂力学变化的双重压力,这对车身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能量吸收机制以及被动安全装备的协同运作构成了极其严峻的考验。通过这种基于真实案例的工况设置,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参考。

汽车理工男出手 粉碎新能源安全顾虑

能够真正降低极限碰撞伤害,才是真豪华。在此次近乎严酷的测试中,风云T9以卓越表现回应了所有质疑。根据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曹立波教授与中汽中心工程师张研在试验完成后对车辆状态的观察与分析,面对货车的高速侧撞与高空坠落,风云T9的车身经受住了考验,A、B、C柱未发生结构性失效,约束系统也未发生明显变形,仍可有效保障乘员安全;安全气囊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全方位支撑保护可极大减免二次伤害;与此同时,E-call紧急呼叫功能在碰撞后立即启动,确保了救援通道的迅速畅通,也体现了对乘员安全的周到考虑。

此外,测试中燃油系统与电池包的安全防护同样值得称道,两者均未出现泄漏现象,特别是电池系统在碰撞后立即实施了断电保护,有效防止了潜在的电气安全风险,证明了风云T9在多种危险状况下的综合安全防护能力。在这一系列极限挑战之下,风云T9不仅验证了其在被动安全领域的坚实基础,也展现了在突发情况下对乘员保护的全面考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汽车安全的硬核实力。

安全置于首位 硬核设计无愧“车圈卷王”

全球安全标准打造,才是真豪华。深入探究风云T9在“侧碰后坠落挑战”中的出色表现,不难发现其在安全性上的匠心独运和科技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在每一个关乎安全的细节里,风云T9都展现出了超越期待的考量。首先,风云T9的笼式车身结构是基于全球五星标准开发,高强度钢与热成型钢的超规格应用,构建出坚不可摧的安全壁垒。而整体车身在跌落试验中的变形控制,展示了其对能量吸收与分散设计的精准拿捏,有效守护了最为关键的生命空间。

其次,精心布局的多气囊系统、同级唯一的远端气囊是风云T9在被动安全配置上的另一大亮点。在碰撞发生的瞬间,气囊的全方位展开,最大限度减轻乘员可能遭受的冲击,6s的保压时间亦可谓亮眼,能够有效减免连锁事故为乘员带来的二次伤害。而在新能源汽车尤为关注的电池安全层面,风云T9采用的航空级电池包设计,通过了严苛的外部压力测试,在剧烈碰撞后立刻完成下电,彻底撕下了新能源车“易燃易爆炸”的标签。同时,燃油系统的密封性在极端条件下亦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综合安全性能上的高水准地位。这些安全属性,共同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让风云T9能够在每一程道路上,为乘员提供最坚实的守护。

安全,风云不只是口头说说;实测,才是通往卓越的必经之路。本次挑战中,风云T9所展现出的硬核实力,将新车全球五星标准之下的安全底色展露无遗,生动诠释了风云T9“安全是最大的新豪华”这一产品理念。“千里长测、真环转、硬拆解......”,一次次实测直播,一次次开创行业先例,奇瑞风云始终坚持以每次挑战为镜,不断映照技术实力与安全承诺,引领中国汽车行业的每一次飞跃。5月21日风云T9上市在即,更多豪华体验敬请期待。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