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车市词典:不是被卷死就是被口水喷死(下)

DearAuto

2428阅读

01-16

词条六、口水战

拼音:kǒu shuǐ zhàn

释义:双方用言语相互攻击、扯皮争吵,但不同于辩论。

现象:“营销不够,口水来凑”,2023年,越来越多的车企老大不顾体面亲自下场开撕。

论打口水战,新势力还是技高一筹,尤其是“蔚小理”,已经把嘴炮当成了家常便饭——

2023年1月,李想点评小鹏P7贯穿式日行灯的设计,是“纯种杀马特”。

2023年7月,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发布朋友圈,攻击理想汽车7月3日至9日周销量榜单中,小鹏汽车的月销量数据有问题,戏称这份榜单属“路边社”消息。

2023年12月,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揭露,理想汽车光在抖音的投放就有9000万左右,暗讽理想汽车广告营销费用高。

当然,在余承东面前他们都是弟弟。2023年最受瞩目的一场互喷,便来自何小鹏与余承东的AEB之争。

2023年11月,何小鹏率先发难,称部分友商的AEB误触发太多。而问界M7正好是以AEB为主要卖点,所以余承东火力全开,回复对方连AEB是什么都没搞懂,缺乏基本认知。

何小鹏不甘示弱,表示自己说的是行业现象,并嘲讽道,“你一个非行业,不知道你急什么”。此时,李想也见缝插针地阴阳华为,称“不要和华为吵架,实在吵不过呀”。

这场闹剧最终以何小鹏的服软告终,还表示“感谢老余的建议和大度”,让人对李想的谆谆告诫如在耳边。

思路决定出路,竞争理念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一般来说,企业不大会奢求“共赢”,但最差的选择一定是“双输”,而口水战背后的逻辑是“你不好,我就好”,其实就是“双输”的局面。

一个伟大的品牌是不屑于打口水战的,正如丰田、奔驰等车企,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贬低对手。车企还是应当有格局意识,不要以大嘴为荣,持续构筑技术壁垒、打造出更好的产品,比任何口水都更有效。

造句:今天又打赢了两场口水战,不要太爽了!

词条七、出海

拼音:chū hǎi

释义:驾驶或乘船到海上去。

现象:当前国内车市处于存量竞争时代,增长空间见顶,倒逼车企加速出海,寻求新的市场空间。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其中,奇瑞年出口汽车为93.61万辆,占据集团年总销量半壁江山,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此外,欧洲也成为上汽集团首个“二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2023年MG4 EV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奇瑞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中国汽车出口为何突然暴增?一方面,受偶发性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如俄乌事件等,部分市场空间被让渡到中国品牌手里。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汽车智能化水平遥遥领先,产品更有竞争力。

不过,对于经验条不足的中国车企来说,接下来才是挑战的开始。首先,出海要面对不同国家的各种反制,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量还不算很大,但已经让不少欧洲车企感受到危机。

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议会中表示,“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

她透露,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次调查如果成功,认定中国违反贸易协定,或将触发对欧盟新能源车出口的惩罚性关税。

一旦其他国家针对中国品牌推出更严苛的关税政策,势必会对中国汽车的价格和采购门槛,造成明显影响。

其次,海外其实也是一个存量市场,你卖得越多,受到的阻力也会更大,对此,中国品牌要有更多的准备。任何一个市场,竞争从来都是多维度,销量从来都不是由产品力单一因素决定的。

因此对我们而言,出海的2.0阶段,更需要“合力”,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加快形成我们自己的利益共同体,逐步稳健地提升海外销量。

造句:出海,是任何一个强大的汽车品牌必须迈出的一步,整体而言,中国品牌才刚刚起步。

词条八、仰望

拼音:yǎng wàng

释义:抬头向上看。

现象:曾经的“仰望”,如今变成了现实。此处的“仰望”指的不是汽车品牌,而是中国品牌一直对高端品牌的仰视姿态。

长久以来,中国品牌都在苦苦向上突破,从10万级向20万级的突破,到20万至30万的突破,再到40万至50万的争夺,现在,中国品牌已经打穿100万级市场天花板,将中国品牌的旗帜插进了超豪华品牌的阵地。

中国品牌的品质确实进步很大,也越来越有自信了,百万级豪车,放在10年前,那是中国品牌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即使中国品牌已经可以造出百万级的豪车,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品牌价值的客观性,单单凭借一两款车,就想撼动传统超豪华品牌的地位,还是太难了。

多年来,车市从来不缺想要跻身豪华阵营的挑战者。例如迈巴赫品牌,试图挑战劳斯莱斯地位,却以失败告终。2014年,该品牌以“梅赛德斯·迈巴赫”的名称重新出现,但不能与劳斯莱斯、宾利相提并论了。

曾经的大型豪车轿车大众辉腾,以及现代旗下的捷尼赛思品牌,都是为了跻身奔驰S级所在的百万级豪华市场而来。论产品力,他们可能不比S级差,可结果是,前者停产了,后者在市场依旧没什么存在感。

这些都足以说明,当汽车产品价格达到一定高度后,品牌将不只是满足消费者物理层面的需求,而是会变成一种精神信仰和身份象征,消费者愿意为这种品牌价值买单。

更重要的是,品牌价值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不是你说自己是豪华品牌,消费者就会认可。所以中国品牌高端化要慎重,别一上来就做高端/豪华品牌,甚至做好几个高端品牌,这就如同沙上建塔,是没有支撑的。

连国际巨头丰田也只有雷克萨斯一个豪华品牌,中国品牌更不能盲目冲高,警惕陷入“越来越贵”的误区。

造句:无需仰望国际大牌,我们自己便是风景。

词条九、内耗

拼音:nèi hào

释义:团体内部不团结、不协调所消耗的精力、物力等。

现象:中国品牌不要着急高端,更不要多生孩子。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中国品牌迷恋“多生孩子好打架”,譬如曾在“多生孩子”这一路径上折戟的吉利、奇瑞,近年又回归了多品牌战略。

目前,奇瑞汽车旗下拥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个子品牌,本来应该是泾渭分明,但却相互竞争,内耗严重。吉利更夸张,旗下子品牌多达12个,令人咋舌。

吉利旗下12个子品牌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几何汽车、宝腾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氪汽车、路特斯汽车、智马达汽车、极星汽车、雷达汽车、远程汽车、英伦电动汽车。

此外,上汽自主品牌有荣威、名爵、智己、飞凡四大品牌,长城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五大品牌,比亚迪也有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和方程豹五大品牌等等,重启多品牌战略的车企比比皆是。

缺乏战略品牌管理思维,这似乎是中国车企的致命伤。品牌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但品牌不是多多益善才好——过多的子品牌,容易导致车企品脾管理的混乱、品牌识别的混淆,车企对每个品牌所分配的时间、资源和精力也会越来越少,最终拖累公司的发展。

说白了,与其投机取巧、分散精力去搞一堆品牌,倒不如集中兵力,迅速攻坚克难,效果更好。

如果实在要搞,也不能瞎搞,中国车企最多有3个子品牌就足够了,一个面向主流消费市场,一个主攻高端市场,一个主打新能源产品,足矣。

造句:超越自身实际条件发展多品牌,只会增加内耗。

词条十、实锤

拼音:shí chuí

释义:指有图有视频有证据,整件事已经有结论了。

现象:2023年,“自动驾驶”是过度宣传的事实,终于被官方实锤了。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把高阶智能驾驶作为核心竞争力,部分国家机构也开始强化监管机制,在官方的审视下,所谓“自动驾驶”的谎言被戳破了。

2023年底,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因AutoPilot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勒令特斯拉在该国召回超过203万辆电动汽车。

这次召回几乎涵盖特斯拉自2015年底启用AutoPliot后,在美国销售的所有车辆,是特斯拉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

公告显示,AutoPilot的高级版本FSD Beta(全自动驾驶),可能会导致车辆在十字路口做出不安全的行为,例如在只能转弯的车道上直行、在需要完全停车的交叉路口没有完全停车,或者在黄灯亮起时贸然驶入十字路口等。

由于特斯拉在宣传时滥用“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等字眼,导致部分用户信以为真,因此在激活AutoPilot后,这些司机大概率会处于精神松懈状态,遇上突发情况时,系统通知司机接管的分级预警又做得不清晰,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

启动AutoPilot以来,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悲剧与该系统相关。特斯拉过度宣传实锤后,进一步证明“自动驾驶”仍是空中楼阁,无法商业化落地。

如今,过度/虚假宣传在汽车行业已是屡见不鲜,资本下的汽车行业,早已面目全非。但更可怕的是,有些车企不光骗了别人,甚至把自己都给骗了,并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造句:把驾驶辅助当成自动驾驶,特斯拉过度宣传被实锤。(文|葫鹿娃)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