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以内配双叉臂悬架的10款新能源车型

图说汽车

2656阅读

2023-11-29

双叉臂独立悬架因其出色的横向刚性和侧向支撑带来的运动支撑性一直以来备受豪华品牌青睐,然而由于成本和空间等因素,这项配置在燃油车时代基本无缘30万元以下的车型。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双叉臂独立悬架在各大厂商一卷到底的配置大战中逐渐成为20万元以上车型的前悬架标准配置,今天图说汽车就来盘点10款配备了前双叉臂独立悬架的新能源车型,25万元以上不配双叉臂的开席记得去小孩儿那桌。

极氪001: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极氪品牌首款车型极氪001因其较好的机械素质和操控质感受到广泛好评,前双叉臂悬架功不可没。极氪001采用了非传统式双叉臂构型,下控制臂使用两根独立的双连杆代替了传统的A字形整体控制臂,由此带来了更高的摆动自由度,前轮能够一直以最佳角度与地面接触,转向也更加细腻,整体操控性能也因此受益良多。除双叉臂悬架外,极氪001还配备了空气悬架和可变转向比系统,舒适性和操控性比较均衡。

智己LS6: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智己LS6的卖点宣传似乎都集中在了智驾和三电上,对底盘没有太多的宣传。实际上智己LS6的底盘也是比较扎实的,其前悬架结构与智己LS7基本一致,双叉臂的下摆臂使用了双球头结构将下摆臂分解为两根独立的连杆,带来的好处就是悬架行程自由度更高,转向稳定性更好,同时加速及高速制动时不容易放大电机扭矩大带来的方向跑偏感,加速和制动都稳定,这对于智己LS6这种追求零百加速的运动车型还是很重要的。

智界S7: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智界S7已经正式上市,售价24.98-34.98万元。智界S7实车的底盘实拍图还没有看到,不过从官网给到底盘结构图来看,智界S7前悬架双叉臂下摆臂也是双球头虚拟主销结构,即下摆臂是双连杆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顺带一提,和智界S7同平台的星途星纪元ES悬架结构也是如此,后者预售价为24.8-35.8万元。

小鹏G6: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小鹏G6号称25万元级别智驾SUV的标杆,作为SUV车型来讲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确实已经足够厚道,毕竟操控要求没有轿车那么高。不过相较前面三款车型的双连杆下摆臂,小鹏G6的传统式双A型上下摆臂在极限操控和路感清晰度方面可能要稍逊一些。当然小鹏G6底盘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全框式副车架就明显要比友商更加厚道一些,至于怎么取舍得看具体的使用需求。

极越01: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极越01和极氪001都是吉利SEA浩瀚架构的车型,二者在悬架结构方面都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因此极越01的双叉臂悬架结构大概率与极氪001完全一致,即下摆臂由双连杆组成,优点同极氪001大差不差,调校可能略有区别。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极越001是CDC实时阻尼可调减振器,定位更高的极氪001是CCD电磁减振器。

岚图FREE: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岚图FREE的前悬架双叉臂结构更为复杂,和老款奥迪Q5“比较接近”,其上下摆臂都是双球头分体式设计,上摆臂双连杆设计的优点和下摆臂差不多,都可以增强高速行驶时的方向稳定性,但这种设计也会将一部分路面反馈给过滤掉,属于更偏向舒适性的设计,像极氪001这种偏运动的车型就没有采用了这种设计。另外,新岚图FREE高配车型已经标配空气悬架,高低软硬可调。

昊铂GT: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目前还没有看到昊铂GT的底盘实拍解析,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昊铂GT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往保守了说,即便是最传统的双叉臂,驾驶整体感肯定也要好过“单臂作战”的麦弗逊悬架。就定位来说,昊铂GT的悬架调校应该是运动向的,可能会比较硬,转向细腻感什么的不好说。不过就一台21万出头的中大型轿车来说,能上前双叉臂就已经很不错了。

比亚迪宋L: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宋L是比亚迪e3.0平台车型,搭载了比亚迪自研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其悬架结构为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组合。参考海豹EV的前双叉臂结构,宋L的前悬架双叉臂应该也是整体式上摆臂+下分体式摆臂的结构,刚出的海狮07毫无疑问也将是这种形式,优点不再赘述。

特斯拉Model Y:前双叉臂+后五连杆

特斯拉Model YModel 3一样,都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在结构方面,特斯拉Model Y的前双叉臂是上整体式摆臂+下分体式双连杆支臂的形式,这是强调操控的运动向车型比较通用的选择。可能是受制于成本限制,特斯拉Model YModel 3均未提供空气悬架选配,而更高端的Model S则配备了空气悬架。就同价位车型而言,很多26万级别的自主品牌SUV已经开始标配空气悬架,其舒适性及通过性无疑要更好一些。

方程豹豹5:前双叉臂+后双叉臂

如果只看悬架结构的话,方程豹豹5应当是30万元以内最“豪横”的SUV,其前后悬架都采用了双叉臂结构,上下摆臂都相当粗壮,这种组合在30万元以内硬派越野SUV中实属独一无二。一般来说,带大梁的硬派越野车后悬架会选用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这种悬架的好处是结构简单行程大,承载能力强,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舒适性不佳。而豹5属于新能源硬派越野,其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在承载能力方面化解了后轴没有整体桥的问题,而双叉臂在舒适性方面的表现无疑要比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更好,加之豹5的定位更像是一款可以随时都能开出去越野的“城市SUV”,这样来看后双叉臂独立悬架也就不奇怪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