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昔日王者到日薄西山,广汽本田新能源前路漫漫

电动EV
电动EV
原创

3162阅读

2023-11-13

作者/编辑:谢飞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燃油车的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尤其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大力支持,很多传统车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哪怕是紧跟着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也是一样,比如如今已经走到古稀之年的本田汽车,而作为跟广汽集团合资的广汽本田,如今销量也是大幅度下滑。

今年10月份,广汽本田产销分别是6.48万辆和6.35万辆,产量同比下滑15.8%,销量同比下降0.1%。而成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燃油车业务受到新能源车冲击,同时新能源车阵营难以走量,无论是雅阁PHEV、皓影PHEV,还是e:N系列的e:NP1,均难以延续广汽本田燃油车业务当年的良好态势,新能源车板块成为广汽本田的软肋。

新能源业务失色

在新能源车领域,本田在2021年10月便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并且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而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10款不同的e:N系列的电动车。为了抢占电动车在国内的市场,甚至建设了两座专门生产电动车的工厂,保证电动车的产量。

但是,实际上作为这款有着“70年凝聚品牌信念”的电动车e:NP1,在市场上消费者并不买账,现在月销量成绩基本在1000辆以下徘徊,不如国内很多二流新能源汽车企业交付得多。即使优惠力度在7月份以来提高到5万元,但是消费者依然不认可。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极度内卷状态,各大品牌在三电系统、续航能力、智能化体验等方面不断提升,每一个价格区间的都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卡位。

而e:NP1在配置上并没有太出彩,性能相对较弱且价格偏高,尤其是价格方面,官方数据显示,e:NP1厂商指导价17.50万—21.80万元。然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比起很多电动车小型SUV的价格非常高,而smart的精灵1也是做这个产品,品牌比起这个更好,作为合资车,还不如国产新能源汽车做得好。

广汽本田新能源车业务不景气的原因不难理解。现在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本土汽车品牌逐渐发展壮大,开始蚕食日系车型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优势。本土汽车品牌通过低价位、高配置的策略,逐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从而对日系车型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发展可谓是引领了全球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先行者的便利和本就没有成熟的发展历程让他们具备了随时换道超车的先天优势,在这方面,成熟的合资品牌想要从传统能源迅速换道到新能源赛道,困难可见一斑。

前路漫漫难行

面对销量下滑的残酷现实,本田汽车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早前本田制定了更加详细的电动化战略,决定将本田中国将技研科技与生产技术两个全资子公司合并,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生产领域的战略运营体制。另外本田还公布新组织运营体制,新设了电动事业开发本部,并重编地域本部组织体制。其实从子公司合并到公司运营战略,再到高级管理层调整等等这一系列动作,都能看出本田对电动车领域发展的重视和迫切。

至于国内市场的规划,本田将进一步加快电动化车型的投放,快速完成面向电动化的品牌转型升级;计划2030 年之后 Honda 在中国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且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到2027年之后,广汽本田将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届时广汽本田的e:PHEV插电混动、e:HEV油电混动、e:NP纯电动车型将覆盖每一个细分市场。

早前已经亮相的e:NP2原型车已经非常接近量产,作为e:NP品牌第二弹纯电产品,将在2024年初正式上市,接下来上市的将会是e:N SUV序。对于纯电产品,到2027年广汽本田将会累计推出5款。

更多新能源产品的到来,广汽本田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更高的销量目标。早前广汽本田定下了到2035年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的目标。而本田中国也表示在包含中国在内的先进市场,2030年本田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占比要达到 40%,2035年达到80%,到2040年则实现全面电动化。

然而想要达成这样的规划目标,对于目前电动化转型落后的本田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本田下一步还打算是扩大e:N纯电系列车型的生产和销售,甚至和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但仅凭这些想要实现对新势力,甚至是诸如比亚迪这样的传统新能源车企的弯道超车,似乎还不够,毕竟并不是谁都能够像比亚迪一样迅速转型成功。

电动EV: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人们已经不再迷信日系车,燃油车时代的“一日本田,终身本田”号召力已经不管用,新能源时代下情怀不能当饭吃,唯有产品力才是根本,然而无论是e:NP1,还是e:NP2,整体设计都不算出彩,竞争力与自主车型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新能源时代,合资品牌略显颓势,广汽本田等一众老牌合资车企们倘若继续故步自封吃老本,迟早会被历史车轮碾压在原地。要想追赶,唯有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