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跃寄予厚望,星纪元ET真能让对手“头疼”吗?

车界V

2483阅读

05-10

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在星纪元ET下线时表示,“起大早赶晚集将成为历史,星纪元 ET 的目标是希望成为一款‘让别人害怕、头疼’的产品。”

如今星纪元ET迎来了正式上市,新车售价18.98万-31.98万元,它是基于奇瑞E0X电动平台打造的全新车型,也是继星纪元ES后星纪元系列推出的第二款车型。

从产品表现来看,星纪元ET定位为中大型SUV,和理想L7问界M7等为同级竞品,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55/1975/1698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相比于理想L7略小一些,但仍属于中大型SUV范畴。

新车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版本,其中增程版基于400V架构打造,搭载1.5T增程器,配备后置电机采用后轮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95kW,最大扭矩324Nm,而其电池则为32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200公里。

纯电车型则基于800V架构打造,并提供单电机版和双电机四驱版两种车型可选,其中单电机版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为230kW,峰值扭矩425Nm。而四驱版则根据配置不同,电机功率亦有所区别,其中Pro四驱版车型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23kW,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30kW;Ultra四驱版车型前电机最大功率183kW,后电机最大功率230kW。

至于配置方面,新车标配了主动刹车、车道保持、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等配置,并配有15.6英寸中控屏和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

在笔者看来,星纪元ET产品力表现在同价位中算是中规中矩,科技配置上符合预期,性价比还算不错。但是综合20-40万区间的竞品来看,同级竞品可谓重兵密布,除了问界M7理想L7外,还有智己LS6小鹏G9、特斯拉Model Y、深蓝S7等车型,而与前述车型相比,星纪元ET其实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也就是说其缺乏稀缺性,而且相对于问界、理想、小鹏以及特斯拉,星途在品牌知名度上也远甚之,这就使得尹同跃所谓的星纪元ET“让别人害怕、头疼”的言论存在沦为空谈的风险。

事实上,尽管被尹同跃寄予厚望,但是星途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对其看好的人确实不少,但是销量表现却并不出色。以3月份零售销量为例,其当月国内零售量仅有5154辆,这样的成绩在一线品牌中并不值得一提。

同时令人期待的星途星纪元系列首款车型,星纪元ES也并未迎来想象中的热销,其自上市起月销量就维持在500台上下。今年3月份零售销量仅有490辆,如此成绩显然也和尹同跃的期待相去甚远。

而且尽管以往奇瑞给人以“不善于宣传、只会搞研发技术、是典型的理工男”的印象,但是在星途这里这种固有印象正逐步被打破,尤其是星途品牌其先后进行了数次颇有争议的营销,更令人为其捏把汗。

包括此次星纪元ET上市前进行的空中坠落直播,因车内并未配备假人且未说明车辆电池状态而被质疑“作秀”。此外,还有过往的星途揽月的顶翻滚测试、凌云S最高85.9km/h的麋鹿测试等均引发了不少争议,质疑者认为奇瑞星途在“自说自话”,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凡此种种,虽然为星途获得了不少流量、造足了噱头、吸引了眼球,但是从最终的销量转换来看,显然并不成功,因为低质量的流量并不能转换成销量,刻意追求流量而忽视其根本,消费者恐难买账不说,也可能受到反噬。

写在最后:

尽管尹同跃称奇瑞“不怕竞争,不卷价格”,要卷就卷品质、技术、高价值,奇瑞“起大早赶晚集将成为历史,星纪元 ET 的目标是希望成为一款‘让别人害怕、头疼’的产品。”但是就目前的价格和产品表现来看,星纪元ET想要成为爆款让对手害怕恐怕并不容易,未来如果不拿出“降价”撒手锏的话,新车恐怕难以承担起挽救星途低迷销量的重任。当然,对于其市场表现究竟如何,我们也将保持关注。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到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本文作者金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