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TL/NSX家族

● 讴歌TL家族(Vigor、TL、CL、TSX、TLX)

讴歌TL家族
讴歌品牌车型讴歌车型年份对应本田车型
前作Acura Vigor1992-1994Honda Vigor III
第一代Acura TL1995-1998Honda Inspire II
Acura CL1997-1999Honda Accord Coupe V NA
第二代Acura TL1998-2003Honda Inspire III
Acura CL2001-2003Honda Accord Coupe VI NA
第三代Acura TL2003-2008Honda Accord VII NA
Acura TSX2003-2008Honda Accord VII Euro
第四代Acura TL2008-2014Honda Accord VIII NA
Acura TSX2008-2014Honda Accord VIII Euro
第五代Acura TLX2014-Honda Accord IX NA

  1986年讴歌品牌发布以来,仅有紧凑型和中大型两个定位的车系家族一直很尴尬,为了让产品线更加理性、用户群体真空缩小,本田很有必要给出一台中型车来弥补缝隙,而90年代末刚好发展到第四代的Accord车系明显是最佳选择。只不过这时本田调皮了,它让第三代Vigor换代时绕开了每一代都使用的Accord底盘,还在第三代本田Vigor之上构架出一台更大尺寸的豪华车——讴歌Vigor。

  在日本定义为紧凑型的本田Vigor到达美洲大陆时,车长从4690mm增到4836mm,2.0L/2.5L的发动机序列也仅剩高配的那款可选,它的直接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地落在了第二代雷克萨斯ES车系上。讴歌Vigor自1992年开始投放市场,G25A1型直列五缸汽油机非常挑食(超级汽油爱好者),纵置引擎、前置前驱的布局对选装四驱系统而言有先天优势,不过它依然在ES250和ES300的战斧下宣布败北。

  接任讴歌Vigor之位的是本页主角讴歌TL家族的第一位成员,以第二代本田Inspire为基础打造。“TL”的含义很明确,“Touring Luxury”表示它有大空间、舒适、豪华的元素,1995年初直列五缸的2.5 TL下线,搭载来自第二代Legend上面那台V型六缸的3.2 TL则延迟到第二年上任,两款动力都仅有自动变速箱可供匹配,堪称土豪中的战斗机。

  这一代讴歌TL沿用了Vigor车系的纵置引擎前置前驱布局,不过并未提供四驱车型。与同期销售的本田Accord相比(最大排量也仅有2.3L),讴歌TL明显要高一个档次,标配项目包含了双安全气囊ABS、自动恒温空调、卡带/CD音响系统、电动天窗、电动中控锁、无框车门,3.2 TL则标配全车皮革。1998年后,由于美国政府为解决美日贸易逆差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高关税政策让本田利润降低,讴歌TL的生产线被迁移至美国。

  与第一代讴歌TL一同诞生的还有轿跑版的CL车系,不过它并非纵置引擎的布局,而是采用了第五代Accord的底盘设定。只不过,轿跑市场的萎缩让第一代讴歌CL只生存了3年,1997年推出的时候有2.2L四缸、3.0L六缸两款动力;到了1998年,2.2L就被2.3L取代,并为之新增了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第一代讴歌CL与TL的配置水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皮革内饰在四缸车型上也是标配。

  第二代讴歌TL从1998年开始发售,这一代车型依然与本田Inspire共荣共生。由于Inspire换代后弃用纵置引擎布局(实际上是用了北美版Accord的底盘),所以TL也给出了相应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2.5L五缸机在第二代车型上已被取消,因此全系搭载最大功率上调至168kW(228PS)的3.2L V6,跟同期的北美版Accord相比还真是牛哄哄,更别说广州本田产的第六代雅阁了(北美版Accord的国产车型,长得不算很像)。

  2001年开始,讴歌CL也进行了换代,沿用传统选择了第六代本田Accord的北美版双门车型作为基底,而这时讴歌家族的盾形前格栅设计也得到了发展,最起码离得远远地上一眼就能分辨出哪台才是高富帅讴歌。第二代CL是讴歌CL车系的末代之作,与同门TL一样仅有3.2L V6可选,2003年本田美国的零配件部门联合CompTech公司炮制出一口机械增压型号,275kW(374PS)/409Nm的输出让其5.7秒即可破百。只不过,豪装和性能都无法让其销量提起来,直至停产,第二代讴歌CL也只卖出3.1万台。

  第三代TL家族开始,讴歌中型车就有了TL和TSX两个支系,分别对应北美版Accord和欧版Accord,这种状况延续到2014年TLX发布,两系才归于一宗。第三代TL完全是北美团队的设计成果,外观上与原型车第七代Accord的北美版(中国版)区别很大,甚至有点像同门兄弟TSX(不过第三代TL的车体要比TSX大少好一圈)。这款车型的配置算得上亮骚,6碟DVD系统有225W功放匹配,格莱美获奖者Elliot Scheiner参与调试的松下音响能通吃DTS音源,8英寸触控液晶屏支配导航任务,V6发动机搭载闭缸节油功能,安全装备让其在IIHS的碰撞测试中得到死亡率全美第二低的成绩。

  TSX(Touring Sportscar eXperimental)的出现却有点出乎意料,这款外尺寸只有紧凑级别的第七代欧版本田Accord被改造成了TSX出售,配置和售价都比第三代TL略逊,诸如卫星收音机、电动座椅、定速巡航、真皮内饰、液显仪表盘、胎压监控等等倒是有配备。动力配置则稍显寒碜了,2.4L四缸机(K24A2型)是唯一选择,动力数据为153kW(208PS)/222Nm。

  基于第八代北美版本田Accord打造的第四代讴歌TL自2008年秋季诞生,车身随原型车增长到接近5米临界点,科技型便利性配置也是水涨船高。第四代TL在国内也有进口,3.5L V6配上50万左右的售价(十几万优惠),算是讴歌在华的高定价环境里头较为实惠的车型了。这代车型除了主打安静平稳的大排量引擎外,还有本田独门秘技SH-AWD四驱系统可供选装,配上Type-S那台动力数据为227kW(370PS)/373Nm的3.7L V6可谓风骚至极。

  同年,基于第八代欧版本田Accord(国内称“思铂睿”)打造的全新TSX开售,上一代车型在动力上的尴尬至此画上句号,3.5L V6机型的加入让其无法与“鸡肋”一词再度挂钩,也算是配得上讴歌的金字招牌。本田引以为豪的ACE车身制造技术(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在这款作品上首次登场,标配项目还有真皮记忆电动座椅、双区域自动空调、电动天窗氙气大灯、导航系统等等,在七八年前算是极为厚道。此外,这一代车型还衍生出了旅行版。

  根据讴歌的命名规则,第五代TL被赋予的这个TLX命名,估计就是“Touring Luxury eXperimental”的意思了。这款从第九代北美版Accord打造而来的车子已经完全没有Accord的影子了,匹配P-AWS全轮转向技术和SH-AWD四驱系统之后,更显嚣张。由于地球梦科技发动机的引入,第五代北美版车型居然回到了第一代的四缸时代,2.4L四缸和3.5L六缸的高低搭配还算合理,最神奇的是本田居然使用了ZF提供的9速自动变速箱来匹配3.5L,而此前本田的变速箱只爱玩自产自销。

● 讴歌NSX家族

  讴歌NSX并非独立的车系家族,它的出现仅是本田全球产销策略的一部分。在北美市场和香港,本田NSX就会打上讴歌的标识销售,其它市场依然是本田标,车的性能指标则没有本质改变。

讴歌NSX家族
讴歌品牌车型讴歌车型年份对应本田车型
第一代NSX1991-2005Honda NSX
第二代NSX2015-Honda NSX

  第一代本田NSX在1990年开售,打上讴歌车标的NSX则在1991年开售。关于NSX的传奇,在有限篇幅内难以矫情地展开描述,一句话总结它便是“这种靠着底盘素质而非单一刷动力数据就能跑出神速的车至今已鲜有了”。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第二代本田NSX/讴歌NSX即将在今年1月12日(底特律时间)开幕的2015北美车展上首发,这次本田带来的将是一台以3.5L V6为核心的混合动力四驱公路快车。

● 讴歌RDX、SLX、MDX、ZDX家族

  讴歌还有好些车系家族在本田序列中似曾相识,但我们很难把它们严格定义为双胞家族。如讴歌RDX$14205622620381570$R-V,两者构造相似、平台一致,但外观、内饰的整个设计风格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情况还存在于讴歌SLX与本田Horizon之间、讴歌MDX与本田Pilot之间、讴歌ZDX本田Crosstour之间。

● 编辑结语: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三大车厂先后在北美市场推出自家的豪华品牌,其中本田就是最先吃螃蟹的。旗舰车系Legend至今还是个名符其实的传奇,不过麾下现已无竞品可与雷克萨斯LS对阵,RLX的售价也高得有点离谱;TLX仅有2.4L引入国内,对于一个豪华品牌而言略显不足;面对英菲尼迪的“低价攻势”以及即将出现的Q30入门车,讴歌ILX的日子并不好过。只能说,经过数十年的蒸馏酝酿,这个绅士的品牌还是坚持将“价廉物美”的后半截完美实践下去了。

  以上的都是眼前的小事而已。纵观讴歌产品线延伸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讴歌和母品牌本田的关联从未消失:品牌建立初期,本田会把最先进的技术率先投放到讴歌车上;过了几年,本田更愿意拿一台本田车直接贴上讴歌标、加点豪华配置就了事,称之为高配本田也并无过错;如今,讴歌与本田在设计风格上已经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线,纵然技术平台往往还都是同一套,我们已经很难再把一台本田伪装成讴歌,过几年甚至没必要再向这位豪门子弟问出身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