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大规模召回 再证质量是核心问题

中车网

9889阅读

2012-11-20

      核心提示:就在9月份,吉利就其部分车型燃油箱与车身安装尺寸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漏油的问题,进行过召回,数量达到了5万余量,而其新近又爆料,旗下车型就该同一问题涉及到的车辆已经扩大到了25万辆,这又体现出吉利其销量的落后与其品质缺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车网 评论】吉利最近并不“吉利”其旗下的金刚金鹰汽车再度发出召回通知。虽然此前吉利进行了大区制的改革,但这似乎并没有为其带来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在销量、口碑、质量上,都或多或少的陷入了尴尬局面,而本次曝出的召回新闻,则又一次提醒了广大汽车企业,广告可以打,但疗效最关键,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

      吉利扩大召回范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6日的通报,吉利汽车旗下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从即日起扩大召回范围,召回自2006年5月9日至2012年5月27日生产的金刚金鹰轿车,共计255958辆。这是该公司在时隔不到两个月时间发出的第二次召回,两次累加将召回31万余辆车。这个数字应该是国产车型中,相当巨大的数字。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

      本次召回的原因在于,其燃油箱与车身安装尺寸存在偏差,燃油泵回油管与检视盖板距离偏小,在极端状态下可能导致燃油泵回油管与检视盖板干涉,有潜在燃油泄漏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而今年9月份,其已经就同一原因对2009年1月3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期间生产的约55018辆金刚金鹰轿车进行召回。

      两次总计超过30万辆的召回,很难保证下一次召回不再发生,并且对于旗下的其他车型来讲,此前的召回事故并不少见,吉利多品牌战略也是不温不火,加上其大区制的改革,很难不让人想象生产与制度之间的变化,为吉利带来的诸多不稳定因素。

      说法不一 难撑解释

      从舆论来看,不少媒体都或多或少的在为吉利"打气",或称厂家从负责的角度进行了扩大召回,或称并非政府施压而是主动进行的召回,并且从前后两次巨大的数量差异来进行论证。但笔者认为,该类说法无一能站得住脚。

      首先,就召回的定义来言,召回就是召回,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召回,都是召回,只要产品可能存在安全以及使用缺陷,厂家就有义务和责任进行召回,这与是不是主动召回没有关系,主动召回唯一的好处就是更加公开、更加直接的承认了产品在该方面的问题;而厂家从负责的角度扩大了召回仍然是厂家应该做的事情,只值得肯定厂家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但并不值得称赞。

      其次,就前后两次召回来看,扩大召回无法充分说明或者证明其他产品没有该类缺陷,也无法充分说明就该问题可以避免,只能是证明其他产品没有问题的必要条件,即经过召回之后,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该车就确实没有问题(前提是召检修后无问题)。因此,该类说法无法为企业名正言顺。第二次召回是第一次的5倍,直观上,也只能让人们的担心情绪扩大。



【吉利金刚

      然后,就召回的问题来看,燃油箱与车身安装尺寸存在偏差并非吉利独享,此前已经有过其它品牌因该问题进行过召回,这个问题如果吉利方面想要避免,那么早就应该对自身进行检测,以防重演;而如果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该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被考虑进去。所谓厂家负责,实际只是针对问题发生后解决问题的负责,并非在避免该类问题中承担了充分的义务。

      最后,就召回的实施来讲,召回范围从此前的2009年生产的车型扩大到了2006年的车型,不能充分证明其在更早的年份的车辆中没有该类问题,官方也并没有就二者的区别予以反馈,加上早些年厂家的强势地位,召回很少进行,将近6年的车型所设计的问题,也在实际操作中被解决,因此,出于负责的态度,主动进行此前的召回,很难站住脚。

      因此,厂家主动召回,主动扩大,都不应该成为厂家为提升自己美誉度的操作工具。而在进行召回问题的应对时,车企只能证明“所遇到的羊都是白的”,但却无法证明“所有的羊没有黑的”。这不仅是一个悖论,也是车群所应该遵循的逻辑。因此,召回就是召回,不必找更多的说辞,只需低头研究避免下一次召回才是正途。

      品质是重中之重

      在本次召回中,折射出来的是制造品质理应成为重中之重,如果说吉利有钱,禁得起屡次的召回,那么消费者则成了不断召回之下的试验品。实际上,此前吉利旗下的多个品牌就已经遭到了广泛投诉,比如远景的变速箱、帝豪EC7的油管问题、熊猫的油耗问题、英伦SC7的变速箱问题都是从店头到网络投诉的主力角色。

      诚然,所有的厂商都会在质量问题上有有所欠缺,即无法发现所有的问题,但吉利在问题发生之后的反映,似乎并没有“来的更快一点”。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的是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但不知道吉利有没有研究过是否学习到生产品质控制方面的优势。



【此前所涉及车型的大量投诉】

      比如,就此次召回问题来讲,从最早的设计源头,就暴露出吉利缺乏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的多重试验,导致燃油箱与车身安装尺寸偏差的问题,在量产车型中没有被避免;而在第一次召回的过程中,其仅将召回的范围定于2009年之后的产品,这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吉利缺乏对于产品线或者单一问题的一致性的系统检查,而不得不进行扩大召回范围;最后,从最早的召回车型涉及到2006年,加上早在2008年就有消费者反映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了漏油的问题,吉利对于该问题也缺乏及早的重视和审查。

      此外,吉利方面也没有就目前实际消费者的反馈告知公众,这也暴露出在经销商方面,吉利缺乏行之有效、更加敏捷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反馈,而更改大区制之后,也无法让效果立竿见影显现。

      因此,总体来讲,吉利两次就同一问题的召回,既可以解释成厂家方面的主动、负责行为,也可以理解成厂家为了补救曾经所买下的隐患而不得不付出的行动。而通过这两次召回,吉利方面显然应该学到,质量的重要性。(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