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困局,多久才能拨云见日?

车与舆

1万阅读

2019-08-07

20世纪初,是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蓬勃发展的时期,自主造车势力相继出现,丰富我国的汽车市场,树立民族品牌,力帆也是其中一员,2003年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从此走上了造车之路,但是,这条路是充满坎坷的,直至2006年才正式进军乘用车行列,而那一时期的自主品牌,被市场称为“低质低价”的走量时代。

然而车企需要进步,我国的自主品牌也在向着高质量、高端化发展,在新能源趋势抬头的背景下,传统车企纷纷迎合新能源浪潮,积极应对未来市场变化。力帆掌舵人尹明善曾表示“做不好新能源汽车,力帆就难有未来”。

一心想造车的力帆,在时代发展中却事与愿违,如今收到的不是满心期待,而是合同纠纷、销量危机、转型困局各种压力纷至沓来。

边缘化的市场危机

当初力帆借助国产车企的发展浪潮,获得了在市场生存的一席之地,在当时的环境中,力帆并不是个例,“山寨”成为了中国车企快速发展的路径,从力帆的520轿车上市,再到后来的力帆320、力帆620,似乎一直走着宝马品牌的设计路线,从MINI再到宝马3系,一直在模仿。

随着时代发展,众多车企需要越过初级阶段,创新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国产车企成为优秀自主品牌,而力帆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当然尹明善也表示,不成功的多元化尝试,造成力帆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迹。

而尹明善所说的新能源趋势,确实跟上了,但在2016年,新能源补贴力度大力扶持车企的时候,力帆却借此机会存在骗补的问题,在申报的新能源补助车辆中,2395辆新能源汽车并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补助高达1.14亿,有关部门取消了力帆补助资金的预拨资格。力帆此项行为不仅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且信誉上产生的漏洞令市场摒弃。

而且长期走着老路子,没有迎合时代发展的产品,还是利用价格优势在市场中生存,已经处于市场边缘化的状态,去年,力帆股份燃油乘用车销量为20758辆,同比下滑26.39%,到今年上半年,燃油乘用车销量为17170辆,同比下滑66.38%,创下了力帆上市以来的最差成绩,就此发展下去,越来越靠近边缘化。

负债成为力帆丢不掉的包袱

现今力帆被6家公司提起诉讼,仲裁总金额高达14亿美金,力帆如果想扭转局面,需要靠融资和企业营收,但是现阶段,多合作方对力帆的违约追债,使力帆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考虑到力帆的融资前景,可能性并不大,其次力帆在2018年营收实现110亿人民币,净利润2.53亿,而今年一季度,营收22.5亿,同比下降了31.07%,靠营收解决负债,显然不可能,力帆现今产销受阻,是需要大量资金维持的时候,就算有心偿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仅如此,力帆股份内部,在一季度,股东净利润较少了9720万元,同比下滑257.56%,而且股东利益的减少,将会使企业内部产生矛盾,更不要说14亿仲裁费,内外压力终将使矛盾激化,现今的力帆因为负债问题、汽车市场表现,正从当初意气勃发的传统车企,逐渐向衰老期过渡。

如不紧跟潮流,力帆落幕只是时间问题

力帆在财务和市场的双重打击之下,离开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在企业转型的阶段,并没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旧走着山寨、低质低价的产品路线,没有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4-6月之后,国VI率先施行的情况下,力帆没有供给国VI车型,那么市场就会迅速缩小,就目前来看,力帆没有出新品走国VI路线迎合市场。

而在终端方面,经销商是以盈利为目的市场行为,在汽车市场下行中,众多经销商采取适应市场的营销战略,力帆则相对低调,而且力帆长期以老款车型在市场中竞争,不出新品车型,令经销商也非常为难,同时力帆将新车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形式售卖给非经销商,进一步挤压合作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于是开启了经销商退网事件。

内外压力,力帆如何生存?首先应该做的是维护企业形象,树立在企业中的良好信誉,当然现今力帆面临的并不是全面的压力,存在着一些机遇,在2018年年末,力帆就以6.9亿出售股份,得到了车和家的“准生证”,但是如今14亿的负债是否会得到车和家的支持还犹未可知,但是合作车和家,三年期间新能源动力技术共享,对于力帆走上新能源趋势正轨有重要作用,而且力帆也积极开展网约车服务,如果运用得当,将极大的解决产能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趋势和共享时代是当今时代主流,也是拯救力帆的重要途径。

就当前而言,车和家似乎成为力帆的“救命稻草”,但是力帆如何利用这次合作机会,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完成企业转型,那么必将被企业负债和产品危机拖垮,直至退出汽车市场。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